论坛观点
FORUM PERSPECTIVES
两年前,我曾来宣城考察过三天,耳闻目睹,了解了宣城人民勇于探索、奋起直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动人事迹。我也做了一些思考,并且借鉴了其他地区一些好的做法,我认为宣城制造可以归纳为绿色、智能、人文、特色这八个字,而实现宣城制造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承接江苏、上海、浙江以及深圳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发达的邻居地区的强大的后方。
首先我谈谈绿色,宣城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真是个好地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制造业,宣城的邻居——浙江的湖州做出了榜样。十多年来它们一直追随习近平同志的嘱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持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制造,他们以绿色制造的鲜明特点入选了中国制造2025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区,而且它的特色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赏。作为第一批有15个城市,湖州明确重点打造新型建设、智能家居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湖州的做法对于我们非常有借鉴。
其实我们宣城做的也不错,例如宣城海螺水泥,每年消化本地粉煤灰、石煤渣30多万吨,使水泥产业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变废为宝,解决了环境污染、占用土地等地方政府都很头疼的问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在这方面我深感宣城的企业可以说醒的早、行动快,很多地方醒的早、但是不起床、不干事,目前已经有江南化工、黄山胶囊两个企业中标了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的专项,有博瑞特、詹氏食品成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有11家企业获得了省级数字化车间、工厂的认定,可以说宣城在推行智能制造方面走在了安徽的前列,在全国中小城市中是先行者,可喜可贺。
宣城的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应该是走低成本、实用的道路,不要追求高水平、全自动化、无人化这些高大上的花架子,适合本企业、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可以从单机做起,也可以做制造的单元,也可以在一个环节上一个工具上推行信息化,当然也可以在条件成熟后做一条生产线、一个数字化车间,总之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上午看了一个企业,原来是做汽车零部件的,它发现汽车零部件用一些通用的数控机床效果不佳,因为熟悉工艺、熟悉产品,他们开发了一些专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专机成了它的第一大产业,这个产业形成了两个多亿的产值。而且由于了解产品,了解产品工艺,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它做的专机很好用,价格又具有竞争力,不单供给国内的大的企业,而且还出口到国外。他们首先开发了专用数控机床,现在下面配置了机器人和检测设备,可以形成制造单元,然后再连成线,最后目标当然是建设一个适合他们企业特点的数字化车间,我认为他这条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设想很好。发展专精特产品,这一条路子也很好。当然他们还有自己的野心,希望最后形成给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既受用户的欢迎,也可以给他们自己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对于宣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区,既要积极的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更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最近工业部新部长正在研究一个课题,叫地区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我也很荣幸作为他的课题副组长做了大量的调研,看到很多地方发展智能制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模式,特别是看到了一些适用于一些中小企业的做法和模式。
这里有一个经验,宁波还有其他一些地区,像苏南地区,现在推行政府出钱买单、买服务,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提供服务,帮企业制定发展智能制造的方案,政府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建议宣城市、县经信系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有志于推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进行诊断,帮助企业制定智能制造改造的规划和行动。
还有就是人文,宣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诞生和流连忘返之地,今天我们在打造宣称制造之城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传承人文的基因。宣城不仅要生产宣纸,文房四宝这些传世的佳品,还要在其他的产品中注入宣城文化的一些元素,我们还要弘扬流传久远的徽派匠人精神,还要继承发扬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精神,特别是他们的创新、开拓的精神,让宣城文化走向世界。
再一个就是特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然要参加全球的竞争,只有竞争力在全球处于前列的产业产品才能成为赢家。从目前宣城的基础来看,优势零部件元器件领域,如密封件、汽车安全带、电容器等,应扩大优势的零部件的范围,在更多有优势的细分领域着力培育几个“世界隐形冠军”,形成宣城的特色产业群。
关于宣城如何实现我们所说的绿色、智能、人文、特色,宣城制造的特点,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的承接苏沪浙的产业转移,成为承担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使宣城成为苏沪浙制造业的坚强大后方。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经商的环境,是宣城最大的优势。宣城的历届领导及280万宣城人民对发展制造业倾注了巨大的热情,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教训,成效有目共睹。今天上午参观了益佳通公司,他觉得这里吸引他们的就是这里的环境,到这里来工作的人都有房住,这些条件都是当地政府给他们创造的。益佳通现在的200多亩土地原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留作自己建管委会的用地,为了尽快的把这个企业吸收过来,尽快的建设投产,管委会把这个地方先让给了这个企业。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反映了咱们当地的政府在全心全意招商引资、为企业服务,我听了也很感动,问他们为什么愿意到这来,他们的回答就是这里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怎么解决重复建设等问题?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出现什么产业什么技术,如果再有领导人的讲话,就形成了热潮,重复建设严重,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怎么解决这个顽症?最近在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时,大家悟出了一点想法,每个地方都是把中国制造2025作为本市的重点,本地区的重点,都是10+X,“10”就是10个重点领域,“+X”就是地区特有领域。有的地方基础也不算好,但陆海空所有交通工具都做,按这样一个思路做下去是很危险的。所造成的必然是大量的可能是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后来在省各个地区的建设方案中,强调了一条,一个试点示范的地区就打造一两个能够在世界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就可以了,不要多。凡是专家们审查,都是提意见,力求把这个重点做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现在看来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比如珠三角是九个城市群申报方案,明确了打造四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的目标,第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第二是新能源汽车,第三是家用电器,第四是机器人,打造这四个。还有比如宣城的邻居湖州,分析到最后要重点发展两个产业,第一是新型的电池,当然包括动力电池,包括要对原来电池千亿级的产业基地进行改造,第二是智能家居。所样每个城市你不要想干很多,你能够在几年里面打造一个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有影响的有特色的;十个重点领域中,每个城市就解决其中一个难题,就对中国制造、对制造强国战略做出了贡献。
希望宣城的企业能够将培育中国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业和产品,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观和指导思想,祝宣城制造能成为中小城市和地区发展制造业的一个漂亮的有推广价值的样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