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FORUM PERSPECTIVES

朱高峰:依靠价值量的增长来维持我们的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对工业、制造业一直非常关注,2013年正处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整个经济局势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我们从2013年开始做了一个制造强国战略的课题,这个课题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由原来微不足道的地位发展到了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是全世界种类最全的,但产品档次还停留在低中档的水平,但是大量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别人手里,大量的产品属于来料加工组装模式,中国应该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将我们的工业制造业从大转强,要研究它的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预计到2050年或者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达成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要达到可以跟美国比肩的水平,我们要经过30多年的努力。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这30年我们分为三步走,2016-2025年是第一个阶段,2026-2035年是第二阶段,2036-2045年第三个阶段,逐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作为具体行动来讲,国务院领导要求工业信息化部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一个到2025年的第一步行动纲领,这就是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背景。

中国制造2025提出来以后,我们一直在配合工业信息化部做推进工作,最近由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我国的整个发展阶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新的阶段、新的战略和新的局面情况下,制造业到底应该怎样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个问题,在总的形势下,工业制造业的地位问题。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工业制造业比重在下降,一段时间中制造业的年增长速度低于GDP速度,同时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GDP速度,制造业从原来占GDP的30%现在已经跌到30%左右或者30以内,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下一步怎样发展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制造业是不是会一直降下去?对比西方国家在它们去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德国、日本当时制造业占比为20%多一点,美国、英国、法国制造业下跌到10%左右。那么我们呢?我们总的思想是,一段时间内制造业比重下降是现实的,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不能总是这样降下去,不能够降到美国那样的情况,我们要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定在多少合适还可以研究,我们初步的意见就是不能低于25%。

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经过工业化、经过后工业化和去工业化,现在由于技术发展,我们处在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时期,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提出来一个新型工业化的口号,我们是不是要经历去工业化阶段,是不是要像西方走同样一个过程,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产量过剩,我们现在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能靠实物规模增长,而是要靠价值量的增长来维持我们的经济发展。

第二个问题,关于产业结构的问题,大家知道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公布的主要指标中,除了服务业的增长高于GDP以外,还有两个产业——一个是战略型新兴产业,第二就是高技术产业——其增速也超过GDP速度的百分之五、六,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的标志。但是我想提醒一下大家,在重视这两部分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要放过我们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永远是我们经济中的大头。如果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中的大头,发展成为经济的主要部分时,那么它本身就变成了传统产业,所谓“传统”“新兴”正是由此而来。

此外,关于高技术产业,我们现在的高技术产业标准跟西方国家不一样。高技术产业含量标准主要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西方国家这个占比是10%左右,我们现在大概是2%。我们大量制造业属于来料加工,价值含量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手机。

第三个问题就是质量问题,目前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质量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产业质量要怎么提高,这说的是我们的结构、效益等方面,第二方面是产品质量怎么提高,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我们却常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方面我们都要提高,都要有比较大的进展才行。我们产品质量很大的问题是品牌的问题,品牌是我们的弱点,但一部分企业不是靠质量作基础,而主要是靠广告营销。有的企业比如药企,它的营销费用远远超过它的研发费用,按照我们的广告法,很多广告是应该是被禁止的,但现在没有人管。

第四个问题,关于基础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里面设立了一个项目,关于增强基础的问题,包括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还有基础标准体系,中国这方面特别薄弱,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是后发国家,我们开始起步的时候就是这样了。改革开放以后,条件更好了,很多东西都可以买来,因此我们是不重基础这些东西的。到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情况,做整机显示度高,能够引起政府领导的重视,取得更多的支持,可是作为零部件多数是默默无闻,尽管我们已经设立了许多项目,但进展效果并不好,我们还要花更大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

第五个问题,关于创新,创新驱动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我不讲其他方面的创新,就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工艺创新,一个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涉及两种情况:一是做一个新产品或者原来的产品要提高,必须要改进工艺;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提高工艺,并没有改变产品。我觉得工艺创新中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提高效率,但产品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后对经济发展没有多大意义,一定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它的价值,这一点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六点,关于体制政策问题,有一个方面就是产业政策问题。现在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中国制造2025有很多议论,质疑这个产业政策的公平问题等等。举一个例子,上个礼拜我们在工程院接待了美国制造,美国也有美国制造项目,这个项目涉及15个创新中心,来人是美国制造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他向我们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情况,后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世界上关于中国的产业政策的议论很多,你们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美国的产业政策?他一方面说你这个问题很好,另一方面也觉得很无奈、不知如何回答。因为美国国内也有很多争论,甚至在白宫制定这个项目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该搞,有的人认为这个是产业政策不应该搞,他们也画了一条线觉得要搞竞争前技术,不能搞竞争技术。至于竞争前技术到底怎么划分也说的不是很清楚。所以产业政策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包括美国。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理亏的,当然为了减少矛盾,按领导的指示,对中国制造2025,现在这个阶段不说,但中国制造2025所有安排的工作都要继续进行并且应该做的更好。  

从体制方面来讲,总理一再提出来放管服,现在我们放了一部分,但是放的不是很理想,管的方面很多也没有管好。我们现在市场秩序很不正常,对于企业,与其要给它多少钱,不如规范市场秩序以利于正常的竞争。现在诚信缺失欺诈横行,劣币驱逐良币,不良的市场问题都需要很好的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问题全世界都很重视。小微企业是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来讲,中小微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占到99%以上;在产出方面,GDP的比重中大概占一半左右,即40%-60%;就业方面大概占80%,位于75%-80%之间,全世界都是这个情况。从产出来讲它占了一半,应该得到大企业一样的重视;从就业方面看,它解决了绝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重视。另外,大企业有很多不做的配件等问题,我们需要依赖中小企业,但是需要用另外一些手段、办法来支持中小企业,这里边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

中制智库 |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咨询电话:400-6161-661
邮箱地址:cmtt@cmtt.org.cn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中水电国际大厦13层
湾区运营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18号长虹科技大厦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