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点

FORUM PERSPECTIVES

单忠德:2019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 单忠德



我代表课题组给大家汇报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的情况,联合发布单位是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制造强国战略与制造行过指标特系

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枪声。特别是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调整、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特别是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自2013年联合组织开展重大长期咨询项目目前正在开展第四期研究。2019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的指数报告是项目组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是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权威急救的最新数据,建立并应对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项目联合了50多位院士、100多位多领域专家,正式启动研究,2013年首次构建制造强国指标体系。2014年首次正式对外公布201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2018年4月发布了2015年到2016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2018年11月发布2017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2019年12月,发布了2018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二,结合指标体系我们报告2018年九个国家制造强国结果。

排在第一阵列的是美国,走的指数是166.06,其中在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上全面发展。第二是阵列是日本和德国。我们中国在第三阵列。

2018年持续跟踪的九个国家,九个国家的排名和所处的位置没有生变化。依然是美国第一,德国第二,日本第三,我们国家是第四。其他的是法国、英国和其他的国家。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的综合优势很明显,德国、日本相对的优势明显,我们是第三列。

从单项来看,比如规模发展来看2018年除了巴西各个国家都比2017年实现了正增长,美国、中国、日本继续稳居前列,我们国家排在第一,这也是靠规模拉动持续排名第一。

在质量效益上,2018年,美国还是排在第一。法国和英国品牌指标大幅度地提升超过了德国,中国上升了一位,现在是倒数第三,但是已经提高了。

在结构优化长美国、德国、日本排在前列,我们国家第四,中国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跟美国、日本、德国相比,我们国家跟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说明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性取得成效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持续的努力。

在持续发展上,应该说美国、日本基本上并驾齐驱,其次是德国和韩国,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虽然说我们数值跟法国、英国基本一致,但是仍然偏弱,说明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上还需要花大力气进一步的推进。

三、2012年——2018年九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

在进一步分项数值对比可以看出,美国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全面的优势,他各个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德国和日本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我们国家除了规模优势,其他在质量效益、持续发展、结构优化跟美国、德国、日本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们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进一步把这些指标跟美国、德国、日本更好的追赶。

这是2018年九个国家制造强国测评的基本情况。我们又进一步对从2012到2018年九个国家的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2012年到2018年来看美国一直在第一位,第一阵营,德国和日本是第二阵营,到后来德国超过了日本,我们国家一直在第三阵营的状态。

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九个国家的综合指数是基本平稳的,其中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总体呈现了增长的态势,增长最明显的是中国,17.63,日本、印度、巴西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在相对值来说,美国定义为100分的话,其他国家分别是德国、日本、中国,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在快速的增长发展,非常的明显。从单项来说规模发展中中国、美国、德国、英国、韩国、印度六国实现提升,日本、法国、巴西体现下降,整体提升最为明显的是中国。

在质量效益来看,美国虽然连续两年下降但是仍然领先其他国家,中国虽然有实现了连续正增长,但是差距仍然很大,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率实现提升,但全员劳动生产率首次微降。大家都希望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在结构优化上,德国是唯一实现数值持续正增长的国家,2015年中国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降幅在逐步地放缓。还有我国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本国制造业比重两项指数在下降,说明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长期而艰巨,突破性成果还有待时日。

在持续发展方面,美国、日本基本保持在30分左右的领先水平,德国稳定在25分左右的较高水平,中国2018年虽然实现小幅度的回升达到了16分左右的水平,但是绝对差距依然较大。在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创新、绿色等工业发展潜力培育难度进一步的加大。

主要差距,2012年到2018年我国主要依靠规模发展的大幅度提升,而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数值合计仅仅提升了5.4个点,三项分项数值合计在九国中位列第7位。质量效益依然是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短板,其分项数值居住最低水平。

四,给大家汇报一下数据,中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与思考。

2013年会理的制造强国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监测了主要的工业国家制造业发展态势,客观反映近年来中国知强国发展进程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步走”目标已经成为制造业纲领性文件的重要组成。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一局,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过镍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需要坚定制造业主体地位不动摇。

按照目前制造海国发展指数平均增幅计算,我国还需要28年追平美国。如果按照目前海国发展指数平均增速计算,我国还需要18年追平美国,也就是2036年。

一、持续巩固规模发展优势,坚定不移的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我们的规模发展指数平稳特生,规模发展对我们国家的制造强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也为质量效益提升、结构升级优化和创新培育突破提供了难得的转型空间。为顺利实现我国的发展为全球制造强国,在坚持规模优势同时,更着力于强的提升。

二、精准弥补质量效益短板,加快进制造高质量发展。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方面,2018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21.17%,比美国、日本、德国发达国家低10%以上。

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我们跟美国相比,仅仅是美国的19.3%,日本的30.2%和德国的27.8%,还是有差距的。在产业链分工方面,我们更多的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在供给结构性方面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端消费需求。我们应该大力改善供给结构,努力提质增效,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国强民富。

三、不断提升解救优化强项,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2018年我国的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6.4补锌,仅仅为美国的和德国的25%左右,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远低于发达国家,还有制造业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培养一批“专精特新”的企业。需要我们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重,建立共性技术平台与突破基础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基础升级。

四、充分激活持续发展的动力,营造制造业优质发展生态环境。创新指标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推动企业成为技术与经济紧密的融合体。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制造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优质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的环境,中国愿意与各方一道,推动制造业新技术蓬勃发展。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主体,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过之基,需要我们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证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知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制智库 | 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咨询电话:400-6161-661
邮箱地址:cmtt@cmtt.org.cn

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3号中水电国际大厦13层
湾区运营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18号长虹科技大厦16层